【生蛇年輕化】生蛇最年輕患者20多歲 IT男壓力大常OT誘發生蛇痛至入院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1/03/10 10:37

分享:

分享:

生蛇最年輕患者僅20多歲

「生蛇」(帶狀疱疹)不再是老人病,疫情下年輕患者急增。香港老人科醫學會創會會長、老人科專科醫生葉珮嫦表示,她近年接觸過最年輕的患者僅20多歲,有年輕化趨勢。爆發疫情後,一名30多歲、曾生水痘的男子經常加班,壓力「爆煲」而誘發生蛇,疼痛難當,無法入睡,要住院接受治療。葉醫生形容,生蛇可令人痛如被刀割,是一般止痛藥無法紓緩的。

壓力大誘發生蛇 無法工作需住院四日

「以前一年才有一、兩個年輕患者,現在一星期就有兩個。」葉醫生指,疫情下因壓力大而發病病例增多——成人、小孩被逼呆在家裡,外出時又得步步為營;也有人工作壓力大,擔心被裁員,身心煎熬。

該名30多歲男患者為電腦程式員,經常加班,朝九晚十一工作,加上很易神經緊張,疫情下壓力「爆煲」,擔心飯碗不保;平時不做運動,沒娛樂,甚少外出,處於「亞健康」狀態。他曾生水痘,近日因壓力大而生蛇,右手手臂及腋下感劇痛而求醫,惟藥力不夠強,病情惡化,無法入睡及工作,一度擔心自己會否康復。

至發病第五、六天,他向葉醫生求診時,患處已發炎、出紅疹及水泡,加上腋下易出汗,皮膚難護理,需服用抗生素,住院四天接受治療;出院後,患處仍輕微發炎,感覺疼痛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頭痛以為腦有問題 出疹後方知是生蛇

生蛇可引發劇痛,但不太痕癢,患處分佈在一條神經線的皮膚面。

她指出,發病初期,不少患者誤以為是皮膚敏感或其他疾病。除非症狀嚴重,否則求診意識低,很易錯過治療生蛇的黃金時期。

另一名求診男患者為40多歲的傢俬舖東主,平日易失眠,疫情下零售生意差,壓力甚大。起初他感到頭痛,以為腦部出問題;翌日前額出紅疹,才意識到是生蛇,發病第三日始求醫,惟服用特效藥也無濟於事。

發病72小時內是治療黃金時期,愈遲治療,後遺症愈嚴重,康復時間也愈長。過了黃金時期,患處發炎後留有疤痕,皮膚表面雖無病徵,但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線,偶然引發痛症。

疫情下求診的男患者較多,他們經濟擔子較重,亦習慣隱藏情緒及心事。葉醫生提醒,壓力大、情緒低落時,需及早處理,多找朋友傾訴,抒發感受;平日多做運動、與朋友外出,保持均衡飲食,增強免疫力。

發病原因

「生蛇」醫學名稱為「帶狀疱疹」,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。葉醫生指,所有患者生蛇之前也曾生水痘,即使水痘痊癒,該病毒仍潛伏體內神經系統,當抵抗力下降,例如壓力大、天氣極端時,就有機會誘發生蛇。

全港有1/3人會生蛇,常見於50歲以上人士,惟近年有年輕化趨勢。葉醫生接觸過最年輕的患者為20多歲,最年長為108歲。新一代若曾打針預防水痘,生蛇機會較低;打針後雖仍有機會生水痘,但症狀通常較輕,難以察覺;即便如此,這類人日後仍有可能生蛇。

葉珮嫦醫生表示,50歲以下高危或曾生蛇的人士,也宜打預防針。(湯炳強攝)

生蛇病徵

  • 初期:患處痕癢、輕微疼痛,痛症持續。葉醫生指,感到痛楚時,部份人或以為患了其他疾病。譬如胸口痛時,或以為是中風、心臟病、腦出血,當下未意識到是生蛇所致。
  • 1至3天後:出紅疹、水泡,病毒沿著神經線在皮膚面蔓延。葉醫生指,部份患者出水泡時,才會察覺是生蛇,但為時較晚。當痛楚持續,患者或難以入睡、無法工作、心情鬱悶。
  • 1至14天後:若處理不當,水泡位置會發炎,或出現膿皰或血水。

有謠傳指「生蛇圍繞身體會死」,但這並非事實,只反映患者免疫系統虛弱,導致大範圍受感染。

發病部位

除了四肢、腰背及胸部、面、眼、耳,甚至舌頭、肛門附近也有機會受感染。較常見是三叉神經線連接的部位,分別會影響額頭、耳、眼及舌頭。接觸患者飛沫,其患處或受污染的物品,也有機會感染該病毒。

治療及護理

發病首7日:使用止痛、抗病毒藥物,由專科醫生或處方類固醇、消炎藥等。外用藥物:抗病毒、消炎、止痕藥膏,用溫和消毒藥水護理患處。洗澡時要包裹患處,不能接觸「生水」、熱水。

葉醫生指,及早於發病72小時內使用特效藥,康復速度較快,後遺症較少;發病7日內治療也有效,約一星期就好轉。遲用特效藥或藥力不夠,患處痛楚或持續數年甚至一生。若發病第7日後才接受治療,藥效大減。

預防方法

她表示,打疫苗預防生蛇,有效率可達七至八成,即使發病,徵狀也較輕微,後遺症也較少。曾生蛇的年輕患者,或有家族免疫力較差、有家屬曾生蛇的人士,屬高風險一族,她建議這類人咨詢醫生意見,考慮一下是否打疫苗。

【同場加映】鼻敏感人士宜用大豆被及牛奶蛋白纖維被 被芯專家:質感及保暖度媲美羽絨及羊毛【附揀被貼士】

如你有保健美顏減肥心得、抗病經歷想分享,或對都市病症存疑,立即向TOPick【投稿】,被刊登後更有機會獲得精選禮品!
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,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記者:黃泳欣